18 September 2009

獨立與平等

近年兩性的討論很熱鬧,拉來一堆港男港女多少宗罪的指摘,全部流於片面.女性獨立到底指什麼?男女平等又是什麼?

先看看五四運動.五四運動本與文化無關,那是一場反帝制、反殖民的愛國運動,從中青年對傳統文化提出質疑,於是促成了新文化運動.

新文化運動到今天還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,但我們不能抺殺其精神.你可以不認同打倒孔家店或德先生蔡先生,甚至不用追隨所謂新文學的各個流派,但新文化運動的可敬,到今天還有值得我們深思之處.

這不是歷史論文,只想漫談在二十世紀初中國女性所爭取的權利.當時知識份子提倡讓女性享有受教育的權利、自由戀愛、廢除纏足納妾、女生可以剪髮、做運動、參與政治活動.跟男性得到相同的待遇,就叫平等;能夠選擇自己的路並有能力走下去,就叫獨立.在此種風潮下,中國產生了近代第一批女性知識份子.

今天港女喊男女平等,說來說去竟然是要男人給她們付錢拿手袋,心頭高一點的就幻想被人包、有樓有工人有附屬卡.我實在想不通是這社會太現實,還是教育太失敗?又或是在課堂上教女生要獨立獨立獨立的女老師,下課後還是當男朋友是一隻狗?

一百年前爭取下來的權益,沒有好好利用之餘,還來一個大倒退.

有權利唸書得到知識,卻跑去出賣身體;明明可以關心社會民生,心中只有名牌名牌與名牌;不用纏足,卻不去走自己的路,視野只有明星新聞與減價商店;現今男人不能納妾,又恨不得有富商包養自己;戀愛是自由了,但只會看錢錢錢,實在是更不自由.

今早起來去電髮,邊電邊胡思亂想,才驚覺電髮在民初時候大概是壞女人的行為.上一代人為我們爭取到手的權益,怎能白白放棄?

順便談談民國時代的合肥張家四姊妹.

四個女孩是大姐張元和、二姐張允和、三姐張兆和、四妹張充和.她們的爸爸張吉友是民初教育家,給女兒起的名字全部有兩條腿,寄望她們能憑自己的力量走出不一樣的路.

四姊妹自小接受西式教育,在學校唸外文,做運動演戲劇.爸爸對她們的婚事也不過問,有人來提親他則叫媒人去問女兒.四個女兒都不負寄望,在自己的領域獨當一面.大姊張元和愛昆曲,嫁給崑曲名家顧傳玠,經歷過文革,今還尚在,聽說更在央視粉墨登場;二姐張允和嫁給語言學家周有光,夫唱婦隨,協助丈夫從事研究工作;三姐張兆和嫁給沈從文,兩人性格各異,沈從文更捲入婚外情,最後危機一一化解;四妹張充和嫁給德裔美籍漢學家傅漢思,移居美國.

教育局的高官常掛在嘴邊的獨立思考、批判性思維、世界性視野,在張家四姊妹身上,我們也許能得到一點啟迪.

姊姊們,當你們星期天看《美女廚房》只顧笑笑笑的時候,也是時候作出反思了.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