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 October 2010

後來的劉若英


好久好久,沒談過劉若英。

什麼一輩子的孤單後來成全原來你在這裡,有過去的生活為背景。在布拉格 Charles Bridge上,《一輩子的孤單》在腦揮之不去;闖盪中國大地時,聽過很多她的歌,《後來》陪我由滇川走向湘西,這段歲月以拉薩作結;日後專心工作,捱 夜、胃痛、心情欠佳,有時候聽呀聽,感觸得落淚。

歌手風格,到底是刻意包裝,還是性格使然,不少人思考過討論過,但當然沒結果。在網上讀到一篇討論劉若英的文章,叫《劉若英也是靠不住的》,以大碟《我很好》為切入點,討論她的性格令歌路變成流派,以「得不到,已失去」為主題,不斷重複重複,自我沈醉。

深入搜索,讀到另一篇評論《擰巴的德行》。生活是自己的,為了享受那一點點傷感,有沒有必要一直後來後來後來,得不到最珍貴?面對生活,這點傷感可以是調節,卻不能是全部。

我的觀點與以上大致相同,想得多心眼小,事事抱懷疑態度,不相信愛情終究會輸。

和這位作者一樣,從前,我喜歡劉;現在,我也喜歡她。可是,大家沒必要如此上心,將自己的幸福押在那一堆得不到已失去的愛情哲學上,經過這幾年,回頭一看,劉若英還是老樣子,真的就只餘下遺憾了。

開啟微博後,關注了劉若英。她的圖片與文字活潑可愛,滿有幽默感,這絕對令我懷疑,她的自傷自憐,一,是唱片公司的市場策略,二,是粉絲的感情投射令其無限放大。

說真的,幾年來不斷後來後來,你唔悶,劉若英都悶啦。從常理推斷,將這種情感發展成流派,應是市場因素加個人取捨兩者的結果,不會是純個人因素。

在多年前的文章裡曾說過,每個女孩,都能在劉若英身上找到一塊自己,不錯,我們都愛過失去過婉惜過,放不開捨不得,煎熬呀煎熬,後來呢?

有人積極有人消極,你呢?最後是否只得一首《我很好》,好了一陣以後還是一樣當個落跑新娘?

從劉若英身上,我們哭過,學會放手,學會自療,最後成長。我想說的,其實不關於她的藝術成就,而是女孩成長的故事。那一點共鳴與一塊自己,既美麗又哀愁,像巧克力像酒,小吃無妨但多喝無益。畢竟吃飽喝醉,後來辛苦的還是自己。

讀回關於劉若英的舊文章,不同階段對她有不同解讀,寫了這麼關於她的,實在,我是偏愛劉若英。讀著讀著,我笑了,然後想起一句話:當時,我是很天真很傻。

舊文章:
也讓我愛到,最後一秒(2 Nov 2008)
在元氣壽司裡想著劉若英(23 Sept 2008)
惡夢,我很好(26 Aug 2008)
誰喜歡劉若英(5 May 2007)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