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6 March 2010

麗江,可是當年人面

還記得農曆新年的一件小事:在外吃飯時遇到行家,她一身灰狐狸毛大衣,一摸即知道是上品,柔軟豐盈,讓我忍不住一摸再摸。再看看自己身上那件小背心,真是得啖笑。



同行並不如敵國,兩個穿狐狸毛的女人走在一起,也不一定如電視劇情節般互比高低。我讚嘆她的皮草真美,又再伸手去摸,的確美 – 原諒我,虛榮讓我忘了動物受的痛楚,我喜歡皮草。

「在麗江買的,你估下幾錢?」她爽快地道。然後,她的老公上前,說她們一群女人在麗江的每天,就泡在皮草店內,沒兩小時不願離開。那些皮草的售價,是吃一頓飯的價錢。

接著,她向我描繪一個又一個的麗江片段。某飯店的魚生好吃,威士忌很便宜,某酒店的按摩最舒服,某民宿真便宜,才是百多元。

是的,原來納西四合院民居已經叫民宿,竟也改起這種帶日本風的名字。

「那個廣場,全部都是皮草店,你去到一定好開心。」她說。

那個廣場,叫四方街。雲南天氣時晴時雨,四方街的咖啡店外有幾張椅子,上有大傘,我和在路上認識的女孩一起避雨,笑看老天放晴。晚上的四方街有點點音樂聲,躲進酒吧圍著火爐,聽著斷斷續續的結他聲,喝愛爾蘭咖啡,寫日記。第二次去麗江學精了,帶上長裙與涼鞋,裙腳飄飄,甚是瀟灑。

我跌進沈思,第一次去麗江,原來已經是十年前的事。當時,我還會喝愛爾蘭咖啡;當時,人們去麗江聽納西古樂,尋找東巴文化。

一元一條的土豆串,三元一碗米線,二十元一個床位,那是我的麗江生活。這個以雪山為背景的西南古城,有很多逐夢的人,不管是小夢想,還是大理想,就是在這小城,我決心畢業後當中國新聞記者。

十年前已經很不天真的我,看到小城面臨過度開發的挑戰,為此議題,曾經跟教授展開激辯。我說:古城應保留傳統,讓納西人留守與生活;教授說:經濟發展是必然,人不能活在過去,你做人就是不夠現實。

保育與經濟發展,至今我還是相信,要做到平衡,幾乎是不可能。

讓我們談談皮草。如果我真的回到麗江,走訪那廣場上一家又一家的皮草店,到底會有什麼感受?我會為那已經消逝的過去而哭嗎?還是麗江已經陌生得令我記不起從前,變成如影視城般的景點?

也許,長裙與涼鞋已過時,那打磨得平滑的路,適合高跟鞋,對,還有皮草。

我沒有沈思太久。同行不是敵國,也不代表能說心底最真的話,很快我又清醒過來,跟他們寒暄,談談工作近況與市場動態。一拉身上的狐狸毛小背心,麗江,若我再回來,你又可是當年人面?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