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6 April 2011

天空之鏡

黎堅惠出新書,想也不想,買了本回家細讀。立下決心儲錢後,一百七十元,對我來說,是要考慮的價錢,但這本書不算,因為黎堅惠代表了太多。

認識她,是在《太陽報》的《個人裝備》專欄。她寫時裝,但從不只寫時裝,最愛讀她寫英國文學、電影、搖滾、亦舒、工作點滴。後來科網熱,她去搞網站,在那個還要打電話上網的年代,每晚努力連線,只為看她的每一隻字。

在尋找role model(這個字也是跟她學的)的少女時代,她盛載了很多我的夢想:
唸比較文學、當編輯、寫書、獨立、周遊列國、遊走於不同文化、忠於自己、自給自足,當時沒有「港女」一字,而她就是我心目中的「新女性典範」,如果香港大部份女孩都能像她,社會應會進步。

後來專欄與網站都停了,我則去了英國,幾年來似乎沒她的消息。

讀著《天空之鏡》,心裡說了很多句原來如此。沈寂的幾年,她生了兒子,又發生了一些事,難怪失蹤了一陣子,詳情書裡有說,不在這裡重覆了。讀著她的文字,才意識到,她四十已過,已是中年。記憶中,還是中學生的我,每天放學回家急忙打開報紙,讀三十歲的她的文字。

當我重新審視中年的她的文字,卻有點失望。黎堅惠近年經常參與靈修,籍此淨化心靈,提升正能量。如她所言,人生走了一半,又經歷了一些事,可是,字裡行間,還是這裡看不開,那裡看不慣,千萬個不順心。放下書本,不說開玩笑的,我感覺到她的怒氣。這是何苦呢?

那一點點事,如果放下了,根本連寫也不會寫。不得不說,她追求的淨化,看來還是不夠長久。萬法唯心,這不只是佛語,也是一種心態:一切從心出發,追尋,應往心裡尋,而不是千山萬水跑這跑那。

再者,也不是穿得像雜誌封面般去尋找自己。如此的一個鮮明「自我」,其實早已將自己定位。噢,當我這樣批評她的時候,卻忘了自己跟她一樣,一直將許多對自我的期盼,有意識或無意識地,附加或強加到自己身上,最簡單的體現,就是衣著。黎堅惠與「型」字離不開,所以那個封面,像潮流雜誌多過心靈書。

每當我想到這裡,我會發現,黎堅惠於我的吸引力在於,她是我的一面鏡子,以前是,現在也是。看到她的優點,我想學,看到她的缺點,原來我也有。她在變,我在變,練歷與見聞,互相對照,產生折射與聯想,這個心靈故事,不管放開與否,忘記與否,失望與否,都是你我的故事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